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網(wǎng)15日報道,歐洲首個水星探測任務“比皮科倫坡”(BepiColombo)將于20日發(fā)射升空。該任務由歐洲航天局(ESA)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JAXA)聯(lián)合進行,預計2025年到達水星,將進一步揭示水星的秘密。
水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最小、迄今航天器拜訪最少的一顆行星。根據(jù)ESA的計劃,“比皮科倫坡”將在暫定為期一年的任務中收集數(shù)據(jù),其后任務可能再延長一年。
“比皮科倫坡”航天器高6.4米,由兩個模塊組成,即JAXA的水星磁層軌道器(MMO)和ESA的水星行星軌道衛(wèi)星(MPO)。一旦抵達水星軌道,這兩個模塊將分離進入各自的軌道,互為補充,研究水星的內(nèi)部結構和磁場產(chǎn)生的特點,確定水星的核心是固體還是液體,探究水星的起源與演變歷程,獲取有關太陽星云組成和行星系統(tǒng)形成的信息,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整體演化歷史。
過去,僅有兩架探測器拜訪過水星,其中一架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水星10號”(Mariner 10),在1974年—1975年間,“水星10號”3次飛掠水星,并傳回近距離拍攝的水星照片。另一架是NASA的“信使”(MESSENGER)號探測器,該探測器于2008年—2009年間,3次飛掠水星,隨后于2011年3月進入水星軌道。
“比皮科倫坡”任務將是ESA首次將航天器送往比金星更熱的地區(qū),該機構之前所有的星際飛行任務都是前往太陽系內(nèi)相對寒冷的地方。到達水星后,航天器將需要承受高達350℃的高溫。
ESA將“比皮科倫坡”任務稱為其長期科學計劃的“基石”之一。他們表示,雖然這一任務“身價不菲”,但為進一步探索太空和了解宇宙提供了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