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Remote Sensing)是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對地觀測綜合性技術,是指應用探測儀器,不與探測目標相接觸,從遠處把目標的電磁波特性記錄下來,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征性質(zhì)及其變化的綜合性探測技術。植被調(diào)查是遙感的重要應用領域。植被是環(huán)境的的重要組成因子,也是反映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最好標志之一,同時也是土壤、水文等要素的解譯標志,個別還是找礦的指示植物。植被成像及解譯的研究成果可以為環(huán)境監(jiān)測、生物多樣性保護、農(nóng)業(yè)、林業(yè)等有關部門提供信息服務。
1 植被遙感
1.1 植物的光譜特征 遙感技術的物理基礎是地物對電磁波的反射、吸收和發(fā)射特性。遙感波段的輻射源不同,輻射與地物相互作用的機理就不同,因此所反映的地物信息也就不同。在可見光、近紅外波段,主要反射太陽光的輻射,遙感信息所反映的主要是地物的反射率。反射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光譜特性,也即反射率隨波長的變化而變化。我們能夠利用遙感信息識別不同地物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各種地物間光譜特性具有一定的差異。植物的光譜特征可使其在遙感影像上有效地與其他地物相區(qū)別。圖1顯示了健康的綠色植物有效光譜響應特征。
健康植物的的波譜曲線有明顯的特點,在可見光的0.55μm附近有一個反射率為10%~20%的小反射峰,在0.45μm和0.65μm附近有兩個明顯的吸收谷,在0.7~0.8μm是一個陡坡,反射率急劇增高,在近紅外波段0.8~1.3μm之間形成一個高的,反射率可達40%或更大的反射峰,在1.45μm,1.95μm和2.6~2.7μm處有三個吸收谷。健康綠色植被都具有基本的光譜特性,其光譜響應曲線有一定的變化范圍,但曲線形態(tài)變化是基本相似的,這是因為影響其波譜特性的主導控制因素一致。從植物的典型波譜曲線來看,影響植物光譜的因素包括植物葉子的顏色,葉子的組織結(jié)構(gòu),葉子的含水量以及植物的覆蓋度。